12.30.2009

轉貼:男人

十歲以前,就不說了,無非是淘氣和不懂事。

十三、四歲的時候,開始對女孩有好感,但是那時候他離女孩遠遠的,並且以討厭女孩自居,生怕被同伴嘲笑。

十五歲的時候,聽到大人們說某某男人好花,把女朋友甩了,女孩自殺了。他覺得這人真狠毒,自己將來一定要做個痴情的男人,一定要一生只愛一個人。

十六歲的時候,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但是他不敢和她說。仍然和往常一樣,髒兮兮的在灰土飛揚的操場上踢球。只在女孩走出校門的時候,躲在二樓的窗戶上看她的背影,他覺得她一定是個天使。

十七歲的時候,有個女孩喜歡上了他,但是他離她很遠,他心裡面只有自己愛的那個女孩,他覺得看別的女孩都是對她的不忠。

十八歲的時候,看了一個MTV,感動得想哭,他想,如果自己的女孩失去了雙眼,他一定會像男主角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眼睛給她,讓她能看到光明。

十九歲的時候,高考了。終於和自己暗戀的女孩分別,坐火車去學校的時候,感覺自己離她越來越遠,心像被掏空了一樣。還在想自己一定不會忘記她,等到自己成功以後一定要去找她。

二十歲的時候,聽到有人講黃色笑話,覺得這人真可恥。

二十一歲的時候,她的回信中告訴他,自己有了男朋友。偷偷的哭了一個晚上。

二十二歲的時候,他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還小。」他想,我的確是個好人,他說「沒關係,我可以等你。」心想「我不會像那些花心的人一樣,三年五年我也能等。」

二十三歲的時候,說自己還小的女孩和一個帥哥戀愛了。他很納悶,長大原來可以這樣快。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又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並不適合你。他納悶很久,我是好人妳怎麼還不適合我呢?

二 十五歲的時候,他又追求一個女孩,女孩接受了他。他開始很幸福的為未來拼搏,他想「一時的開心只是暫時的,只有努力拼搏,他和她才能有快樂的未來。」但 是,半年以後,女孩和他分手了。只是因為另外一個男孩會說讓她開心的話。女孩說「你是個好人,是我對不起你。」他似乎明白問題所在,他是個好人。

二十六歲的時候,他開始墮落,交網友。打扮得時尚而酷,而且漸漸的學習著討好女孩的話。不久,他有了個女朋友,雖然他對她也很好,可是,他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愛她。

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和女孩分手了。他對女孩說「你是個好女孩,是我對不起你。」

二十八歲的時候,他嘗試了一夜情,發現別人能做的,自己也一樣。

二十九歲的時候,他學會了講黃色笑話,並且以看旁邊的女孩子臉紅為樂趣。

三十歲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變得很有能力追求到女孩,但是卻沒有了愛的能力。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想做一個感情專一的好男人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看女孩子都是看臉而不是胸部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不會講黃色笑話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渴望愛一個人直到永遠的。

只是,沒有任何女孩愛這樣的男孩,
她們覺得這樣的男孩太幼稚,太古板,沒有情趣。
於是男孩開始改變,變成女孩喜歡的那種。

嘴角掛著壞壞的笑。
玩世不恭或者幽默。

開始學會說甜言蜜語而不是心裡想說的話。
開始學會假裝關心。

學會給女孩送小飾物討好她。
學會如何追求,如何把握愛情。

或者看破紅塵,遊戲情場,成為女人很恨的那種男人。
他們可以很容易俘獲女孩子的心。

但是他們也會在黑的夜裡叼著煙流淚。
心裡有愛的時候,沒有女孩
有了女孩,卻永遠沒有了愛的感覺。

在聽到女人抱怨世上沒有一個好男人的時候,
他們不會再去努力做個好男人,只是微笑著擦肩而過。

「韓寒,廿七歲,博客瀏覽量近三億,寫了六部長篇小說,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N組二零零九年度總冠軍。」

小。你老板。瞎子廿七歲時做過什麼:

「瞎子,廿七歲,博客瀏覽量近0.000000001億,沒寫過長篇小說,拉麵吃不少,從未參加拉力賽。拍過幾次拖,無樓無車,聽過三反五反大躍進,從「毛澤東和他的女人們」這本書知道有毛澤東這人,對「維權」不認識,亦無就任何社會不平事發言,最多對朋友投訴港姐一年差過一年,但泳衣環節還是值得一看,再看就無謂。」

強列對比,真是白活。

韓寒 — 亞洲週刊二零零九年度風雲人物

回歸祖國多年,香港人要多留意內地的人物。韓寒是一個好開始。


2009風雲人物韓寒 青春公民VS權力 .張潔平 亞洲週
韓寒,二十七歲的作家和賽車手,博客瀏覽量近三億,他關注、跟進公共維權事件,在上海「釣魚」事件、杭州「七十碼」、強拆民居事件中,言論清醒、有力,產生巨大輿論影響力;作為「八零後」一代,他活得真實、自由,展示中國青春公民的能量和中國公民社會的希望。


為什麼是他?為什麼是韓寒成為亞洲週刊二零零九年度風雲人物?

二零零九年,他二十七歲,他做了以下這些事:寫了七十八篇博客(部落格、網 誌),零六年至今累積瀏覽量兩億九千六百八十多萬次,是全球點擊總量最高的博客;他出版了創作生涯的第六部長篇小說《他的國》,第九、第十本文集《草》和 《可愛的洪水猛獸》,他二零零零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三重門》仍在加印,至今銷量二百零三點七萬冊,是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他創辦的 雜誌《獨唱團》已經付印,身為主編的他希望帶來「文藝復興」的理想;十二月二十日,結束了全國汽車拉力賽邵武站的比賽後,他贏得了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N組 二零零九年度總冠軍,也成為中國職業賽車史上唯一一位場地和拉力的雙料年度總冠軍;此前,他代表中國隊出戰世界車王爭霸賽(ROC),為中國贏得ROC征 戰史的第一分。

博主、作家、職業車手、主編,這四個身份為這個「八零後」上海青年增添了數不清的傳奇元素。他甚至還面容英俊,嗓音溫厚,具備了一個偶像明星的基本素質,無論簽名售書還是賽車出場都會引起女「粉絲」的尖叫……

但是所有這些,都不是選擇他成為年度人物的理由。

令 人尊敬的,在他的成績背後。他年少成名,用賽車和出版養活自己和家人,不依賴任何「系統」,游離在所有「圈子」之外。他拒絕加入作協,因為不願被「豢 養」;拒絕受邀與奧巴馬對話,因為「不想與一群戲子坐在一起」;抵不過邀請方的熱情為上海世博會發言,卻以「城市,讓生活更糟糕」為題把世博口號「城市, 令生活更美好」折騰得顏面盡失,講第一句話就獲得了轉播鏡頭被掐的「殊榮」。

他只說真話,不理睬權威,也不待見「民意」,在博客上與作家 前輩、文壇官員筆戰,與「愛國」青年激辯。零九年以來,更屢屢曝光、關注、跟進公共事件,在上海「釣魚」事件、杭州「七十碼」、高速公路路牌腐敗、強拆民 居事件中,他的言論清醒、有力,伴以巨大的輿論影響力,甚至影響著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有人說,這個高一學歷的叛逆少年開始比許多教授更像一個「公共知識 分子」。

法律學者蕭瀚說:「韓寒的思想是成體系的——即時時事事都能讓人感受到的公民精神。韓寒以諧趣的文字表達嚴肅的道理,不做作,不 居高臨下,不怨天尤人,自然、幽默而有分寸,如行雲流水。在他的文字裏,看不到誅心戮肺之論,他批評過很多人和事,但他顯然沒有惡意。他的文字,是當代中 國最乾淨者之一,也是在傳播常識、捍衛常識方面最卓越者之一。」

正是這種有擔當的公民精神,是我們推選韓寒為年度人物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欣 賞他的人說,韓寒會是下一個魯迅。不以為然者眾。但韓寒卻很不給面子地回應:「我理解別人的好意和期盼,但我自己真的不甘於成為下一個某某某。而且魯迅在 我心中的地位,是待定的。他當然是不錯的一個作家,但你看,毛澤東捧得那麼高的人,你要認真去看看,這個人到底怎麼回事。」

他大抵是說,魯迅我還看不上呢。不識抬舉,又落落大方,與十年前退學的高一少年拒絕復旦的邀請,成名後拒絕作協邀請,或者拒絕奧巴馬邀請一樣,這個韓寒只真心實意做自己,這種態度一以貫之,從未因成長、名利或者外界環境有所改變。作為個體,他活得真實、自由、可愛。

正如他最新一本博文集的書名所形容的:「可愛的洪水猛獸」。

堪稱完美的自我實現

韓寒這個名字,原本是父親韓仁均的筆名。在韓寒還沒有出生之前,韓仁均就把這個自己鍾愛的筆名送給了兒子。

韓寒並不是一夜冒起。十七歲時,韓寒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老師隨手往杯子丟了團布,要求遲到的少年以此為題,寫作一篇。少年韓寒揮就一篇《杯中窺人》,裏面有這樣的句子:

「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並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後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幸虧胡適病死了,否則看到這情景也會氣死。」

這 篇文章贏得了首屆新概念大賽一等獎,慕名而至的記者卻發現,得獎的韓寒,竟然是學校裏出名的「差生」:七門考試掛科,留級一年,數學成績始終在一位數至兩 位數徘徊,語文僅有區區六十分。報道刊出後,引發全社會關於素質教育政策及「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系列教育問題的激烈討論。

在討論聲中,二零零零年,韓寒從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退學。同年,出版他在課堂上寫就的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 央電視台《對話》節目請來韓寒,十八歲的年輕人遭遇了專家、教授、觀眾的集體圍攻。在大多數成年人眼裏,他只是個性格叛逆的壞學生,稍有點才氣,就自以為 是不知天高地厚,他們用「傷仲永」的故事教育他,苦口婆心,氣急敗壞,同時推出「全面發展全面優秀」的少年典型,以免他教壞了孩子。

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現場一名觀眾大聲質疑:「你平時上網聊天是用ICQ還是OICQ還是聊天室?」獲得了聊天室的回答後,她宣判這個少年的不成熟:「成熟的人都用ICQ和OICQ!」

那時的韓寒,留著壞孩子的典型長髮,表情無謂,沉默。

十年前,成年人把退學的少年當成一個笑話。十年後,他卻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殺出一個無法複製的傳奇。

曾被出版社以「文稿陰暗晦澀、不夠陽光、可能誤導青少年」為由退稿的《三重門》,最終被作家出版社挖掘出版,他從此成了一個賺錢的作家,甚至是中國版稅最高的作家之一。從一輛富康轎車開始,他用版稅養車,把自己練成了中國最好的職業賽車手,然後又用賽車的收入養家。

他 也玩票似的出過唱片,但從不走穴,拒絕一切商業代言和絕大多數媒體邀約。少年時見識過媒體載舟覆舟的本事,他很懂得保護自己的本性。在他的好朋友路金波看 來,生活裏的韓寒簡直可以入選「十佳青年」:孝順、儉樸、善良、仗義疏財,閒時總在鄉下老家待著,給父母親人買房子,給女人買車,給朋友借錢,收養流浪 狗。

父親記得韓寒退學時說的一句話,他說:「爸爸,你放心,我會作出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別人看不起我,我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這個自我實現的故事堪稱完美,若不是欠缺了一點「主旋律」,沒有和體制發生任何關係,在關鍵情節上還是體制的叛逃者,他的故事可能已經進了教科書。

韓仁均講過一個故事:韓寒小時候,一次期末考試,作文題是《我的追求》,要求寫八百個字。韓寒寫了二百多個字,覺得寫到點了,就不寫了,結尾說:不管你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去追求那八百個字。

這篇作文當然不及格。但韓寒追逐理想的道路卻由此展開。

他 再一次走進公眾視野,是二零零六年開始博客寫作之後,已是暢銷書作家和賽車手的他與文壇前輩筆戰,一句「文壇算個屁,誰也別裝逼」簡單粗暴地震驚了所有看 官。他對巴金、茅盾、冰心的文字不以為然,批評余秋雨、陳凱歌,把作協斥為國家豢養和馴化作家的基地,說自己如果當選作協主席,第一秒鐘就解散作協。

口出狂言、視權威為糞土的小子引來注目,有人說他是《皇帝的新裝》裏說真話的小孩,視為珍寶;有人則認為他胡鬧叛逆,欺師滅祖,拂袖而去。

作 家李師江覺得,當時的韓寒只是「撿軟柿子捏,砲轟高考,抓住王蒙幾句話做文章,說的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他知道如何以?叛逆的形象去迎合大眾。這未必 是他有意為之,但他從不談論真正的社會問題」。和他曾有交往、後來捲入筆戰的解璽璋也批評他並非真正的批判:「對社會採取批判態度,這是最根本的。他是一 種玩樂心理,不是批判,撒撒嬌罵罵人,你能說他叛逆?」

但是,進入二零零八年,申奧火炬傳遞、地震、抵制家樂福、奧運會等一系列事件中,韓寒在博客上力排眾議,勸告他的讀者不要去家樂福遊行集會,「這不是真正的愛國」,清醒、獨立的聲音,令眾人刮目相看。

二 零零九年,他寫博客的次數更多,從年初質疑北川災區不當使用救災款,到年末質疑國家出台的電動車新政策是斷了窮人的活路,整一年不斷在公共事件中積極發 言,身段之成熟,言辭之老辣,吸引了更多知識分子閱讀他的博客。有事發生的時候,許多人甚至會習慣性地去「看看韓寒怎麼說」。

渾然天成的自由品性

許多學者喜歡他,儘管他的學歷只有高中一年級,而且,真的並沒有讀過什麼理論書籍。

媒體人周筱贇試圖弄清楚韓寒的「價值起點」,韓寒卻總是對他笑說:「主要我是個鄉下人,所以比較天然。」再三追問之下,韓寒能給出的唯一比較靠譜的理由是:「我從小就自由散漫,必須要給自由找到正當的理由,我就一直想一直想,結果就想出來很多藉口。」

韓寒說他生性不愛受困,小時候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二十遍,我只好三枝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麼練出來的」。他曾是長跑運動員,後來選擇了賽車,正因為「賽車可以超越人體本身的限制」,而且「最讓我著迷的是馴服這些暴力機器」。

和 韓寒聊天,會發現他自有一套消解權威的思維方式:「他們比較難忽悠我的,是因為我會設身處地去想。我會想,這哥們在寫這樣一個東西的時候,或者政府出台一 個政策、導演搞出一個電影,那是什麼樣的過程,他是怎麼樣一個心理,這樣一想,就覺得很好玩,越是正統的東西,被消解得越厲害。」

艾未未把韓寒的這種特性稱為「年輕的直覺和自信」:「直覺是說簡單的善和惡的評價;自信是說非常信任生命給你的這種權利,沒有受到教育的破壞。他極大運用了生命原始的力量。而在教育、知識文化和人的本性的交換之中,大多數人都是失敗的。」

畫家陳丹青在和韓寒的聊天中也發現:「他的東西非常感性,他從來沒有一個概念在支配他說話。」

往大裏說,韓寒身上有未受破壞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往俗裏說,便是他自己的話,「文壇算個屁,誰也別裝逼」。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金錢至上的消費國度,是一個肉眼看不見苦難的和諧盛世,這裏從不缺少名人,也不缺少「感動中國」的英雄。年少成名的韓寒具備了深入體制、進入權貴的一切素質和機會,卻始終散淡地游離在所有圈子之外。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只想做一個人。」北島的悲情落地二十九年,少年韓寒在這裏,快樂地實踐那個夢想: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公民,做一個真實而生動的人。

12.29.2009

2010年新開始

人生活到這個年頭,說年輕不年輕,說成熟不成熟。從前不知為何而活,現開始想為自己而活。

從前不懂的,現在似懂非懂。從前不在意的,現在萬分著緊。從前的一套生活方式不再管用,但新的一套還未建立。如何建立,還在探索。

究竟「達標」重要,還是隨遇而安來得輕鬆自在?結果重要?還是從過程中認識自已重要?什麼是重要,什麼不重要?

得失、高低、成敗,一直在腦海盤旋,揮之不去。

哈,果然是瞎的。

庸人自擾。

12.24.2009

聖誕

看到同事很緊張聖誕的節目,自己對這些節目卻了無感覺。以前會很想去聖誕派對結識新朋友,但現在都無這興趣。還是跟熟識的朋友把酒談歡來得舒服。

人生有限,特別過了三十。哈哈。自覺無聊之一切,還是少看少做。想見之人想做之事,看多多做多多。

聖誕平安。

The Christmas Song 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聖誕歌:

Chestnuts roasting on an open fire,
Jack Frost nipping at your nose,
Yuletide carols being sung by a choir,
And folks dressed up like Eskimos.

Everybody knows a turkey and some mistletoe,
Help to make the season bright.
Tiny tots with their eyes all aglow,
Will find it hard to sleep tonight.

They know that Santa's on his way;
He's loaded lots of toys and goodies on his sleigh.
And every mother's child is gonna spy,
To see if reindeer really know how to fly.

And so I'm offering this simple phrase,
To kids from one to ninety-two,
Although it's been said many times, many ways,
Merry Christmas to you!

12.23.2009

生不逢時

讀到陶傑*叫「80後」的後生仔女,女的找一個公子下嫁,男的學做風水師,做我之前提過的「香港新三師」(注:新三師分別是『風水師』、『按摩師』及『梁洛施』)。既然香港「上位」舊路人太多,太多建制,上唔到,而且阿媽教落「路係由人行出來」,『八十後』甚至我這些『七十後』,離棄舊「師」,擁抱新「師」,完全無問題。同意!


*2009年12月23日《蘋果日報》
「你們自稱『八十後』,有沒有想過,『八十後』這個新鮮名詞,有很嚴重的語障?」與幾個小朋友對談,我率先踢爆。

幾個八十後份子搖搖頭,露出茫然的神情。

「你們八十後,不是最熱衷學術理論,什麼文化研究,當買辦,大拋西洋後現代書包嗎?維根斯坦說:語言是思想的表達,語言清晰,思想才透澈。八十後,是一個狗屁不通的名詞,到底指八十年代以後才生的一代,還是八十歲以後的高齡人士?」我笑問。

小朋友們答不上話,眨着眼睛。

「產生歧義( Ambiguity)的,就是壞名詞。你們想『發聲』,就像廣告宣傳,『八十後』是一種產品,產品的名字,只能有一種意思。抄襲英語,人家的八十年代叫 The Eighties,發音多了一個 S,意思很清楚,不像各位之差不多先生,對嗎?」我請教。

「那麼,八十年代後出生,該如何改善處境呢?」其中一個扯開話題。

「這就複雜了,」我答:「你們想反高鐵,搞社會運動,生不逢時。七十年代,也有一幫大學生保 衞什麼釣魚台,你們羨慕吧?」

「但當年的火紅年代,個個上了位,做了『建制派』。」小朋友答。

「對了,因為世界上有一大美好的勢力,叫做帝國主義,」我說:「殖民地時代,香港有美資銀行、英資企業,他們要選拔黃面孔的買辦。保釣份子火紅的嘴巴上,愛毛澤東四人幫的『祖國』,威水夠了,帝國主義向他們一招手,他們就乖乖歸隊,做見習生,在白人的鼻毛下,一步步向上攀爬,當 CEO,做了今天的行政會議、問責高官。」

看見八十後份子在猛吞口水,我說下去:「看帝國主義對中國人多麼好?但那是過去的事。今天,美資北上大陸,九七後香港,輪到本地億萬富豪的第二代接班,是不一樣的遊戲。帝國主義懂得量才而用,在帝國主義庇蔭下,你們本來可以學到許多真本領,即使在大丸百貨公司當售貨員,也學到禮貌、修養、認真。但今後,本地太子黨做老闆,你們要回歸中國文化,當奴才,冇料不要緊,至緊要懂得擦鞋。如果是女仔,找一個公子下嫁,八十後的男性,學做風水師,這就是我給你們的忠告。」

12.16.2009

舊文(三) 感談

什麼是朋友?最近感到週遭空無,孤寂自處時想到這問題。

朋,《說文》:同道者也。

有些讀小學讀中學時便認識,一齊打機打波,去機鋪「被周」;一齊上堂睇三國演義連環圖、睇金庸被阿sir收書然後走去偷返書。經歷慢慢變成感情。到現在聚會時,相處自然、融洽,仍然可以講心底話有個句講個句。當然亦有些,從前很熟落,但離開學校後因種種原因慢慢生疏,但再見仍喜悅。有些機緣巧合認識:大學、工作、朋有的朋有。或成點頭之交,或傾心之交。一切都是緣。

有說facebook改變了朋友的關係,打開電腦足不出戶click幾click,看相看note便知朋友最近經歷、所想、所感,朋友間亦可相知互識。keep「到」

只是,facebook又怎及得見面時那一言勝千語、那眼神的交流、那充斥二手煙的K房、那廢話爛gag連篇。

無事多相見。

Sunday, November 29, 2009 at 2:19am

舊文(二) 韓非子.說林下

週六遊別人的部落讀到《韓非子.說林下》的一段: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可復也,則事寡敗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以雕刻比喻為人處事的道理:雕刻鼻子,寧可刻大,雕刻眼睛,則寧可小一點。因為鼻子如果刻得過大,還可以修得小一點,反之如果刻小,就沒有辦法補救了;同樣的道理,眼睛刻得小,還可以再加大,如果把眼睛刻太大,就沒法再縮小。用在處理事情也是如此,凡事若能都顧慮到不能彌補的狀況,這樣做事就很少失敗了。」

無論是情場、職場甚至人生,都不是當該像韓非子所說的「刻削之道」嗎?以前很少讀古文,以後真的要多讀,幾千年的人生智慧都在其中。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09 at 10:18am

舊文(一) 窮富翁真人秀

離開Blogspot後一直只與自已友討論,有點悶,還是出來跟陌生人溝通溝通。

第一件事將一些舊文回歸Blogspot。


昨晚《窮富翁大作戰》第一集。平時品紅出海打高球的Eric $15用五日,要週圍搵散工做外賣仔維生。同一老板講要靠自己,老板反話「香港人靠自已?香港人靠政府!」傳媒做時事分析真的不要找什麼專家博士,搵個街坊就得。分析不用長篇大論,一句到肉就夠。

Eric之後搵到$25個鐘的送外賣,不停做足5個鐘後被炒。鏡頭訪問時感動落淚,話自己已很努力。

自己好幸運無經歷過,但這就是香港低下階層的寫照吧。無論你做足12個鐘18個鐘,付出120分,無學識打散工老板生意差就即炒要搵新工,生活完全無保障。改善生活?有無飯食都成問題。成日聽到政府等人宣揚「獅子山精神」、「綜緩養懶人」,我之前都好天真相信,想來真慚愧。

見到有班高登巴打話個節目對窮人無幫助,我並不這樣看。愈多人看就愈多人避免政府洗腦宣傳,退一萬步講,起碼我對Office的清潔姐姐哥哥一定會更更禮貌。還有政府和商界宣揚的什麼「終身學習」、「持續進修」,這些都是洗腦之作,要大家跟現行的遊戲規則玩,大家好自為之。

*《窮富翁大作戰》亞視昨晚星期六開始一連五星期7:00播。

Sunday, August 23, 2009 at 2:13pm

久別Blogspot,重投懷抱!

12.15.2009

舊文(四) 六十有感

遙想當年
天安門上
主席一聲
全國人民都站起來
封建不再
北京城牆
一聲令下全都拆倒
然後
主席一聲
除四害了
麻雀滅了(*)
蝗蟲活了
農作失收
千萬人民都餓死了
然後
主席一聲
土法練鋼
鋼鑪築了
廢鐵真的超英趕美
然後
主席一聲
百花齊鳴
卻原來是引蛇出動
百花凋零
謹遵黨的指導
然後
反右來了
反智來了
文革來了
知識滅了
誠信沒了
全國人民都幸福了
然後
主席走了
小平來了
改革開放
人民又再站起來了

起來吧奴隸們
起來吧麻雀們
起來吧花兒們
起來吧毛主席
不,毛主席您還是回去吧



(*) 吳康民﹕「騰籠換鳥」和消滅麻雀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明報專訊】前些時,廣東當局提倡「騰籠換鳥」,筆者曾
在本版加以評論(去年10月27日及11月20日)。所謂「騰籠換鳥」,就是要換掉勞力密集的中小企業,換上高科技的。這個主意原本不錯,但不應急於求成,應有步驟有周詳的計劃,更不應一哄而起,造成大量外來企業倒閉和上百萬的失業大軍。後來溫家寶 總理的兩次前來廣東視察,提出救治中小企業困境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十六字方針。現在「騰籠換鳥」措施可能已經緩和下來,特別是在這個金融海嘯方興未艾的時候。

「騰籠換鳥」以比喻要把老的勞動密集企業當作「害鳥」麻雀趕盡殺絕,換來高觀賞價值的金絲雀。這使我們回憶起上世紀50年代的一場全民消滅麻雀運動的荒謬故事。

麻雀基本上是益鳥

麻雀基本上是一種益鳥,它專門啄吃農作場的害蟲。當然,牠也會不分皂白的吃掉穀物。所以在農田上,傳統上會安排放稻草人,以阻嚇麻雀。

不知怎的,1955年,毛澤東 認定麻雀絕對是害鳥,決定把牠與老鼠、蒼蠅、蚊子一同列為「四害」,主張在5至7年中消滅殆盡。

老鼠、蒼蠅、蚊子這「三害」,是沒有爭議的,至今如是。但麻雀究竟是害鳥還是益鳥,卻有爭議。翌年中國動物學會的大會上曾有專門討論,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朱洗等專家先後發言,力陳消滅麻雀破壞生態平衡,將會造成大規模的蟲害。但因為毛澤東的定調,專家的意見沒有聽得進去。到了「大躍進」時,更發展成為全民運動,特別是發動中小學生一起來消滅麻雀。《人民日報 》曾發表〈一場轟轟烈烈的殲滅戰〉的報道,把消滅麻雀當作「人民戰爭」來描寫,說是「百萬大軍齊動手」。據說在1955年的8個月內,居然可以消滅近20億隻麻雀!

破壞生態之後,馬上就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於是許多地方出現了嚴重蟲害,甚且在城市中馬路旁的大樹,樹葉都給害蟲吃光。

滅雀破壞生態平衡

此事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有所反映,毛澤東不僅把彭德懷等打成反黨集團,還再次為消滅麻雀辯護,他說﹕「有人提除四害不行了、放鬆了,麻雀現在成了大問題,但還是要除。」

事實證明,麻雀是在林木果樹等藏身的害蟲的天敵。經過許多專家和明事理的高級幹部的努力,最後如此婉轉上書﹕「麻雀已經打得差不多了,糧食逐年增產了,麻雀對糧食生產危害已經大大滅輕,因此,以後不要再打麻雀了」。這一場長達3年的麻雀消滅戰,才終於宣告結束。

當年最早反對消滅麻雀的生物學專家朱洗,雖然在1962年病逝,但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卻落得了比馬寅初、梁潄溟更「悲慘」的命運,被冠上反對毛主席的罪名,掘墳鞭屍!

形勢比人還強

今天「騰籠換鳥」,往昔消滅麻雀,頗有值得聯想檢討之處。中國政治的弊病,就是仍然是「法律不如政策,政策不如領導人的講話」。領導人的講話分量極重,群眾的呼聲往往不及高級領導人的一句語,「最高指示」,這便是缺乏民主的後果。雖然近年提倡以民為本,情况有所改善,但逆領導之言而行的都有很大風險。

過去消滅麻雀政策要歷經3年才能扭轉,今天「騰籠換鳥」的政策經數月已經緩行。形勢比人還強,這是一句老話。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之下,對外來中小企業的處理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再來一次消滅麻雀的錯誤了。

Wednesday, October 7, 2009 at 3:27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