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2008

雙白線香港

很多朋友都在進修(自已都不例外),什麼master呀cfa呀cpa呀,大家都希望自我增值,有朝升職加薪,保障未來退休生活。政府亦大力推動終身學習,強調競爭力。上yahoo網,到處都看到數之不儘的廣告叫你怎樣怎樣提升英語。全香港都要進修,大家咁辛苦為咩?

相信都係想改善生活。

但如果有人話你聽原來大家咁辛苦,到頭來付出與所得完全不成比例,咁點算?先看以下文章,下次再談。




筆.論天下:蘋果日報專欄


下班後,美國人愛到咖啡店看書,聽音樂;而居酒屋是日本人三五同事享受工餘時光的好去處。至於香港人,那有這份閒情逸致呢?下了班還要趕上進修班,目的是在事業階梯上向上爬,改善生活水平。

港人不斷進修增值,但近年工資增長緩慢,有人抱怨進修沒
作用,因為你增值時,別人也增值,互相競爭之下,導致沒有人能夠突出自己,大家的工資只有給無良僱主壓低。這個「爭凳仔」理論就是指,凳仔的數目是固定,如果人人都同時努力去爭奪,結果沒有人能嘗甜頭。

進修不等於增值


日勤對這個理論不以為然,破綻在於對凳仔數量不變的假設
。人人增值,理應可以幫公司做多些生意。公司要發展,自然要請多些人,即是凳仔的數目應該增加。如果人人增值,業務也得不到幫助,不如不增值罷了。

日勤認為,努力進修而得不到回報的原因,是進修不等於增
值。為一份工作而裝備自己,有很多途徑,而途徑又因工作性質而異。有些工作要高學術理論支持,如醫生、律師,自然需要讀很多書。有工作較着重實戰經驗,課本裏找不到答案。日勤相信,大部份工作是後者。

由文員到行政總裁,都要靠實戰,而非紙上談兵。有人說投
身工作等如進「社會大學」,日勤認同。既然進修不能有效令人增值,工資自然無法提升。諷刺的,是大家都知道進修對工作的實質幫助不大,但仍然照樣做,目的是一張文憑。

近年越來越多工作入職要求,要包括某些文憑,通過課程、
考試,獲得某種認可。地產經紀、教師、保安員以至家務助理都需要。這種所謂「專業」認可,其優點在於保障行內人的飯碗。另外,政府慷納稅人之慨,資助持續進修,又扭曲了進修的成本效益。更糟的是,每個行業各自樹立壁壘,令人轉行變得困難。

改善生活途徑遭阻塞


現在年屆退休的長輩,一生人做過不下四五個行業,很多邊
做邊學,可隨着社會變遷,自我增值。今日的所謂「專業人士」因為諸多入行要求,令轉行困難,於是他們的際遇,只能由所屬行業的盛衰支配,好景時人工高,不景氣時人工減,即使是今日風光的金融業,也難逃這個命運。更糟的是,某些行業風光過後式微,從業員更苦。

三條行車線的馬路上,如果交通規則容許車輛切線,一條行
車線較為擠塞不打緊,因車輛可以轉行另一條,左穿右插雖然辛苦,但總有前進機會。否則,如果路上畫上雙白線,不准切線,你的行車線擠塞,便沒有辦法。香港的情況就是如此,港人追求改善生活的機會因此受到限制。

入行要求有些是有實施需要的,有些是為了監管,而監管是
基於一個社會上根深蒂固的信念,就是對「專業」的崇拜,下周二再續。

8.09.2008

迷上蔡健雅

在台灣時看電視剛看到音樂頒獎典禮,女歌手由蔡健雅獲得。她得獎時應該是唱「空白格」吧。

一個陌生的名字,一首陌生的歌。

可是她一唱第一句已經吸引了我。

當時心想:真是孤陋寡聞。從來都不知有這樣一把磁性的聲音存在。

當場明白什麼叫驚艷。

回港後到HMV找竟然沒有她的最新得獎專輯 'Goodbye & Hello',輾轉終於在灣仔集成的唱片鋪找到,還要過兩日才有貨。

聽說專輯是她失戀後所創,大部份的歌都是她的創作。其中較喜歡「空白格」、「達爾文」、「當你離開的時候」和「如果你愛我」。

我聽過她的歌聲後一直念念不忘,希望一聽再聽。就像看到心儀對象後一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