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2010

養育隨想

 上週末瞎子聽了教育家吳國富先生的講談,得知零至三歲是小孩性格形成的主要時期,即中國人說的三歲定八十,及至六歲,大腦的「基建」已粗略完成。

他又說到香港的家長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抹殺小孩的主動性。學走路,人未跌,父母祖父母已飛蹼埋身怕「跌親」,完全抹殺小孩學習平衡,學習跌倒再起身的主動。家長事事維護樣樣安排,小孩完全沒有機會培養主動,三歲後性格不懂主動,此後很難改變,試問長大後到社會做事,性格不懂主動有多吃虧?

又,今日睇《信報》黃明樂的《遊戲時遊戲》,說她上月底在瑞士見到大班小孩大花臉紅鼻子的如天使般在炎夏跟銀樂隊的節拍舞著巡遊,天真可愛。細問下原來是慶祝最後一天上學,之後整個暑假都不回校。年年如是!父母都請假來支持小人兒。

黃回港後,舅舅致電說小表妹升中一,整個7月要回校補課,不回不行: 「補課後還有分班試,分班不好,會變籮底橙」,而且,「人人都讀,我女兒怎能不讀?」。正當瑞士小朋友大事慶祝不用上學,我們的小孩卻被迫上學。

瞎子不少朋友的小孩又讀「興趣」班、又讀學前「教育」班,大一點的都像小表妹一樣回校補課。問點解要讀,十居其九答案都與黃的舅舅一樣。瞎子常常想不明白:全部人都做同一樣學同一樣,大家都變成一樣,沒有商業上講的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試問將來又如何特出自己?

養育子女多年,以為已給予最好的,結果小孩不懂主動,又無product differentiation,香港做家長也太難了。

4 則留言:

匿名 說...

香港教育制度的失敗在於「不斷複製」。大家對「成功」的定義太狹隘;讀大學、搵到錢、買車要買歐洲車,買樓去住有club house;我聽過有人講句結婚唔擺酒店唔肯嫁...

然後到自己生細佬的時候,又將自己的生命不斷「複製」.....

香港社會,咩都講「快、靚、正」,讀書要早入學,資優生就必須16歲讀大學,早早出來做事、早早事業有成。

其實,我最鍾意的就是問"What's Next?",同埋"Why do I need to be successful in others' eyes"

Portia

L L 說...

瞎子兄:

香港最利於小朋友成長的年代早已過去。

那一個年代?六十及七十。為甚麼?社會相對貧窮,甚麼都要爭取,不病態沉溺玩樂...

太多太多,這些環境,現在不是沒有了,就是病變了!

瞎子 說...

匿名兄?定妹?

香港羊群太多啦:人做咩我都要,廣告賣咩我都買。

香港最好就係做羊群主人、農場主人!

瞎子 說...

劉兄,

病左係有得醫。問題係有太多人靠這病維生做世界,唔想俾病人好返。